国内投行人为什么还要有国际化视野?

发布日期:2018-01-11 来源:久友合伙人 浏览量:1430

分享到:

 

  取这个标题,很容易引起“哗众取宠”的嫌疑,我能想象出来的反应可能是这样的:“兄弟,我们是在中国做投行业务,不是美国”“ 我们的客户都是中国企业,一年都不用讲一个英文字儿”“外国那套东西在中国根本用不上,也行不通”,不一而足。借着这些“不怀好意”的思维,我想借这一篇小文来分享一下我对投行人“国际化”这事儿的感受。

  1 为什么投行人“国际化”的提法不太受欢迎?

  从1978年算起,到明年就是改革开放40年了,我想在大多数的行业里,“国际化”都是一个早已被欣然接受的概念,比如像华为、像阿里这样已经可以在国际上“呼风唤雨”的巨头,比如在律师行业已经出现了像金杜这样的可以合并国际律所的中国大所,但是在本土的投行业,“国际化”这个说法却很少被提及,相反是比较不受欢迎,具体表现就是上面罗列的几种反应,这种反应并不是例外情形,相反是司空见惯的,包括笔者自己在一段时间内也曾抱有这样的态度。但是,当我推己及人去反思这种态度背后的思维模式,我的总结是两点:一是给自我设限;二是中国市场环境造成的comfort zone(舒适区)。

  投行中绝大多数的人都是人精中的人精,无论在智商和情商方面都很高,出现这种思维方式,并不是因为投行人自身的原因,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是由于大环境造成的。从92年上交所成立为标志,中国资本市场正式建立已经25个年头了,但是到目前为止,还很难说我们已经形成了一个开放的、市场化的资本市场,比如一些显而易见的例子包括:IPO到现在也没有实现市场化定价和发行、股价的整体市盈率远高于开放的交易市场等,这些都是在一个金融市场尚未完全对外放开、资本的跨境流动受限的大背景下的产物,而这个环境对于中国的资本市场或者投行人员来说,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制度红利”:首先是这个市场的造富效应比国外的其他市场都要强,因此中国是上市的首选地,除非在中国上市无望才会远走香港或美国;其次是投行市场的竞争较小,虽然外资的投行巨头,比如高盛、摩根等在国外已经叱咤风云了上百年,但一方面在中国,外资投行只能参股证券公司而不能控股,另一方面中国公司的风格与文化与这些巨头的文化也存在隔阂和错配,因此外资投行在中国市场的活动相对受限。

  这些因素结合起来,就为中国的资本市场和中国的投行业提供了一个长期的“舒适区”,我们既不需要走出去,也不太需要担心国际市场玩家的冲击,因此即使不需要“国际化”,也能赚的盆满钵满。

  2 “投行国际化”真的没用吗?

  如果说在上个世纪90年代或者二十一世纪初,上面提到的这种情况还可以在一定程度“放之四海而皆准”,但是真的放到现在的时代,认真思考一下,“投行国际化”真的没用吗?我觉得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可以从两个角度来看,一是从宏观的角度,二是从实用主义的角度。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想有必要先界定下本文在讨论的“国际化”的含义。这里所说的“国际化”不是空泛地说可以做全世界的资本市场业务,而是指对国外主要的资本市场的基本情况和主要规则有比较系统的了解,了解国外资本市场的常见业务类型,并且具备同国外同行进行交流和合作的能力。在回答了这个问题之后,我们再来讨论对前面问题的答案。

  首先是在宏观层面上,如果现在还是脱口而出“国外的那套东西在中国都没用,行不通”,我觉得这个说法有待商榷了,尤其是最近几年,我认为中国资本市场的规则和监管思路和国外接轨的速度越来越快,我仅举几个和大多数投行人员都有关系的例子:一个例子是2017年修订公布的两项非常重要、并且改动很大的会计准则《金融工具准则》和《收入准则》,和国际会计准则IFRS已经非常接近;另外一个例子是中国的IPO发行制度,虽然最近“注册制”的提法不如一两年前的热度了,但是现在证监会的监管思路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可以说是“准注册制”了(其实如果对于美国的注册制有了解的话,注册制也并不意味着没有审核,这个话题如果详细展开可以再写一篇文章了);第三个例子是方星海副主席大力推动并最终实现的中国A股指数部分纳入MSCI。如果不了解国外的相关制度,如何能够判断这些变化会对市场带来哪些影响、未来的变化趋势是怎样的?我想一个基本不会有什么反对意见的结论是,在将来的几年中,中国市场的开放程度和监管方式的国际化程度会更高,第一段所说的大环境造成的制度红利会逐渐减少甚至消失。借用一句比较流行的话说,监管层都已经很国际化了,被监管层有什么理由不国际化?

  另外一个回答的角度是从实用主义的角度。正如我在第一部分的归纳,排斥“投行国际化”背后的思维逻辑之一是自己先自我设限了,具体一些就是说,我们下意识的就认为自己不需要接触这类业务或者自己做不了这类业务。但是在一个国际往来如此之强的时代,这种固有思维还行吗?从实务的角度而言,现在无论是上市公司还是具备上市潜力的公司,已经越来越多地进行海外布局,包括在海外设立子公司或者进行海外收购,而与这些公司业务联系非常密切的投行人员,投行人员只有比你的客户更了解国外的规则、在语言上和专业上能够更高效地与国外的中介机构进行沟通合作,才有可能给到客户正面的帮助。如果在这个环节不能在关键关头助企业一臂之力,应该说之后的业务就基本跟你没关系了。还有现在IPO中经常会遇到需要进行海外核查的环节,在做此类业务时很多情况下是需要取得海外客户或供应商的配合与支持,直接做项目的投行人员如果对于国际的通常惯例、思维方式有比较好的了解,能够顺畅地和被核查对象进行沟通和交流,自身就能够获取第一手资料而不是从第三方翻译或者转述,将会很大程度提高核查的效果和效率。这些场景只是常规的投行业务中常见的对投行人员国际化要求较高的情形,中国企业自身的实力和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在不断提高,这也更加要求我们投行人员要能走在前面,引领中国企业的国际化而不是掉队。

  所以,不论是从宏观的市场角度还是从实用主义的角度,投行的国际化都是有实际用处的,也会是未来的要求和趋势。

  3 投行人的国际化从哪里做起?

  如果说要国际化就要求所有的投行人员都去国外读个商学院或者金融的学位,不切实际,而且也未必很有价值,因为毕竟实践出真知,在实际业务中遇到的想到的问题去刨根追底所获得的知识才是最深刻和最实用的。这个思路其实有两方面的要求:一方面是在平常的工作中有“以问题为导向”的思维,追根溯源,对于遇到的问题主动顺藤摸瓜地去寻找成熟的资本市场比如美国、香港等是否有类似的制度,这个问题的来龙去脉。在这里我忍不住推荐一本写得非常好的介绍国外尤其是美国的资本市场制度和主要规则的书,这就是纵横国内外名校(复旦、早稻田、哈佛、加州伯克利)的张巍教授所写的《资本的规则》,这是张老师自己的微信公众号“比较公司治理”一系列文章的集结,读完之后有一种“打通任督二脉”的快感(本人特别声明下没有拿张老师的广告费);另一方面就是语言能力,尤其是对英文的熟练使用,绝大多数的投行人都有着很好的教育背景,在英文的能力方面应该不成问题,可能需要注意的是保持对英文的熟悉感和敏感度,这可以通过养成时常浏览国外专业的权威媒体如Wall Street Journal、Financial Times等来实现。另外,还可以不时地关注下国外投行的网站,这些网站有时会有非常好的介绍材料和政策分析的文章,同时,也可以顺便了解下这些投行都在做些什么业务。梦想还是要有的,说不定哪天我们就超过他们了呢,不过在超过之前还是要保持谦虚的态度。

  最后,作为对文章的收尾,我想再次解释下本文的初衷,这篇文章中所提到的一些问题,我想很多远比我优秀的多的同行肯定早已想过或者走在前面,这篇文章的目的实际是本人对于自己的反思和鞭策,分享出来,是希望能够对于投行的同行起到一些参考的意义。在结尾的时候,我还是借用张巍老师的说法,那就是“中国的问题,世界的眼光”,我们生于斯长于斯,我们的目标就是借助这个时代我们能获得的所有资源,来帮助中国资本市场和中国企业走得更好,与同行诸君共勉。

  · END ·

  作者:赵笏阳

  来源:久友合伙人

北京公司:海淀区北四环中路229号海泰大厦1118、1120、1127、1129室

市场调研:010-82885719   投资咨询:010-82885739    IPO咨询:13552565382

上海公司:黄浦区延安东路45号工商联大厦717室

市场调研:021-61397134    投资咨询:021-64023562    IPO咨询:13611322396

广州公司:天河区珠江新城华夏路30号富力盈通大厦41层    电话:020-84593416  13527831869

深圳公司:福田区深南大道2008号凤凰大厦2栋26C1室    电话:18148563314

其余地域:河北天津山东江苏重庆浙江陕西湖北

尚普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8011146号-6 国统涉外证字第1690号

Copyright @ 2008-2023 Shangpu-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了解更多资讯请关注微信